Search

上週花花再次收到新書試閱推薦邀約,數不清今年已經婉拒了多少出版社的贈書,對我來說只要答應了,就是一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上週花花再次收到新書試閱推薦邀約,數不清今年已經婉拒了多少出版社的贈書,對我來說只要答應了,就是一份責任。我很清楚自己今年因為身分的轉變,實在沒有太多時間能夠閱讀工作以外的書籍。
.
但這本書太值得推薦給每一個人了,這可能是目前能夠找到的,講述流產最鉅細靡遺的中文版本書籍。包括早期流產、晚期流產、復發性流產、異常受孕或者其他因素之下的人工流產。
.
流產是很常見的現象,不光只是平常會聽到的「學生寒暑假墮胎潮」那麼膚淺,流產也可能發生在尋常的小夫妻,或者是很努力做人的每一對伴侶。
.
我們對於「流產」懂得太少,如同面對「死亡」一樣,我們避而不談關於流產的細節,也疏於關心流產後的女性,她們的內心是否也有跟著身體一起恢復健康。
.
對求子不順或者復發性流產的女性說著「下次一定會成功」,就如同跟憂鬱症患者表示「看開一點就好」一樣,既刺耳且完全無法安慰到人。
.
我幾乎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,在尚謙跟尚宇的中間,我曾經還有懷孕過一次。當時的我很清楚知道我跟前夫不可能走一輩子,而當時我和他的經濟能力也不可能養得起第二個孩子。
.
在墮胎資訊少得可憐,大多數人又對流產話題避之惟恐不及之下,無知的我竟然相信電視劇的情節,以為只要去中藥房抓點紅花來吃,寶寶就會自己流掉。
.
最後當然是拖到不能再拖,選擇到醫院進行人工流產,而會拖到那麼久,也是因為沒錢墮胎的關係。
.
我已經不記得是在哪一天進行手術,但我永遠忘不了,那麻醉使我半睡半醒時,我所看見的那跟地獄一樣恐怖的場景。那可能只是麻醉藥加上我內心的罪惡感所產生的幻覺,但我永遠忘不了。
.
我從來就沒有好好去哀悼這個沒有機會活下來的孩子,甚至於希望這件事情只存在我的心中就好,因為在我的認知裡;我所接觸的文化,墮胎就是不可恕的行為,不論我的理由是什麼。我甚至連想要說句我好難過,都會感覺自己很虛偽。
.
“難過還去墮胎?還不是妳自己決定要拿掉的!”
.
對於流產,每個人可能經歷過或者身邊的親朋好友經歷過,每個人的情況可能都不太一樣。但不論背後原因如何,都希望大家能夠將「流產」當成是一個健康且嚴肅的議題,友善地對待任何一個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女性。
.
#昶景國際文化
#和平國際文化
.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avbgm3
MOMO:https://reurl.cc/D62bWm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【個人簡介】 我是花花,18歲確診罹患憂鬱症,隨後十年都在自殺與求生中掙扎著。 童年的創傷、成年的背叛,諸多的遭遇讓我的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。 透過寫作抒發,並於2018年開始自學個體心理學,終於找到與自己疾病和平共處的方式,希望藉由文章能夠帶給同樣處在低潮的每一個人安慰。 「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,而是你如何運用它。」------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創立者/德國心理學家
我是花花,1990年生,一生命運多舛的奇女子。18歲罹患憂鬱症與思覺失調,一邊掙扎著求生,一邊記錄著罹患精神病的人生。
View all posts